001 001

【TBA生醫水筆】

「台灣醫療器材CDMO的困境與展望」

<翁振勛博士/ 成大 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

    根據台灣2021年在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會議上所作的結論為建置疫苗及新興醫藥CDMO的決勝點在4S:科學(Science)、速度(Speed)、範圍(Scope)和規模(Scale);並且還要建立CDMO國際平台與招商機制,迅速導入關鍵原物料供應鏈/製造基礎設施。而新版「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於 2021年12 月 21 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草案,並將法案名稱修正為「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其重點為擴大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之獎勵範圍:除原條例中已納入之新藥及高風險醫療器材,新增獎勵項目包含:新劑型製劑、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專用於生技醫藥產業之創新技術平台、以及受託開發製造(CDMO)生技醫藥公司

CDMO是「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簡單說是各種醫藥品的外包生產服務,涵蓋藥品,醫療器材到疫苗在內。CDMO就像是高階代工服務,生技醫藥產業的開發商透過外包來降低成本、加快產品上市腳步。CDMO模式在代工過程中,台灣廠商可以獨創先進的製程技術、累積經驗,從製造中學得高階製造技術經驗、縮短學習曲線,才能厚積台灣生技醫藥產業的生產製造能力。

    但在醫療產品上不是只有懂代工製造或是開發就可以幫助客戶取得許可證。其中可以發現製造醫療器材上常常被忽視的是醫療器材法規之人才不足導致取得許可證的時間一直往後拖延。目前因應我國最新實施的醫療器材管理法要求製造廠在涉及設計、製造、包裝、貼標、滅菌或最終驗放之6大程序之一項都要申請品質管理系統(QMS,舊法為GMP)之認可登錄函,才能從事製造醫療器材,故委託者 (也就是設計開發者)也要符合QMS認可登錄函,而從事製造醫療器材者之代工廠(受託者)也要取得QMS認可登錄函才能讓產品拿到許可證。這些過程都需要專業且有經驗的醫材法規訓練部門才能讓整個模式順利運作,例如:美國的相關大學如南加大或Maryland大學 超過20間大學皆已經成立醫藥或醫材之法規科學研究所來培訓人才,而中國也是在這三年成立12間法規科學研究所例如:四川大學 或 華南理工大學,而台灣的法規科學僅有成大醫工系研究所有設立戊組:醫材法規組-針對醫療器材上市許可的專利智材、查驗登記與法規驗證進行培育。因此台灣的醫材法規人才幾乎全是進入業界之後或是曾經在法人單位歷練過後才有此法規科學之概念。從美國之法規科學研究所成立之宗旨主要是傳授美國的FDA監管科學,FDA藥品法規,FDA醫療器材法規,臨床試驗,品質與倫理及美國醫療保障體系等,而美國FDA管理醫材的一個重要邏輯,那就是“從患者角度出發的風險管控”。因此每個國家都設有各自的要求,並制定了評估醫療器材風險獲益的法律或法規。在FDA的管理中,風險效益評估滲透在其使命中且融入到理念裡並能運用在實際決策中。

因此台灣要有生技醫療CDMO產業發展但是這些法規知識都必須由委託者以及收託者來共同承擔,而台灣雖然以製造為強項但是在風險管控的邏輯分析也就是法規科學上卻少了基礎訓練,故要發展高風險醫療器材產業台灣在人才培訓上還是慢了許多。

    盤點台灣高階醫療器材之品項如健保署公告自費醫材現行8類自付差額,特材352個品項進行24個次分類。自費差額主要使用科別為眼科(117項)、心臟科(89項)、骨科(131項)三大科。其中,眼科的「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佔使用最大宗,一年有9萬人次使用;再者是心臟塗藥支架,約3萬人次,這兩類就佔總使用人次的9成。

但是這樣的自費差額市場,台灣卻只有4家本土製造,其餘皆仰賴進口。可參考下表由自費醫材比價網查詢統計而成。

 111年4月1日製表

品項

具有TFDA認可登錄製造之公司

 家數

1. 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

應用奈米醫材

1

2. 特殊材質心臟瓣膜

0

3. 治療淺股動脈狹窄之塗藥裝置(導管及氣球)

邦特生物科技及斯曼迪生醫

2

4. 冠狀動脈塗藥支架

0

5. 特殊功能人工心律調節器

0

6. 治療複雜性心臟不整脈消融導管

0

7. 特殊材質人工髖關節

聯合骨科

1

8. 腦脊髓液分流系統

0

 

 

   因此台灣醫療器材廠商要發展CDMO策略,必須先要有法規科學人才培訓制度讓企業可以聘用,以及加快速度向全球招募法規科學人才。在選擇CDMO時,除了比較量產的良率及成本外,還需要評估該委託代工廠其醫材法規團隊是否完整,其是否有法規佈局規劃之經驗,以及其是否有拿到該品項的QMS核可登錄函。近年由於台灣電子大廠紛紛轉進生醫領域如鴻海子公司鴻騰精密和富佳,廣達,緯創,仁寶,華碩,宏碁,台達電,明基集團及佳士達集團等等從TFDA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可得知其目前布局狀況如下:

依TFDA資料庫,111年4月1日製表

公司或集團

QMS製造登錄品項

許可證品項

  • 鴻騰精密(鴻海-子公司)
  • 富佳
  • 鴻騰:口罩
  • 富佳:核酸檢測分析儀與卡匣    
  • 口罩
  • 唾液PCR快篩機「艾卡爾」核酸檢測分析與試劑組,通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醫材緊急使用授權
  • 廣達
  • 心電圖描記器及其應用程式APP等     
  • 臨床電子體溫計及其應用程式APP     
  • 電子聽診器    
  • 醫學影像人工智慧分析軟體         

約12項取證

  • QOCA拋棄式體溫貼片
  • QOCA心率變異分析程式
  • 「廣達」口內攝影機
  • 緯創(緯創資通、緯創醫學)
  • 診斷用超音波轉換器    
  • 動力式下肢外骨骼肢體裝具
  • 臨床使用的密度儀/掃描器(積分、反射、薄層色層或放射性色層分析)       

共14項取證

  • 「啟而走」動力式下肢助行器
  • 「博錸」螢光分析儀
  • 「緯創醫學」機械式助行器
  • 仁寶
  • 超音波脈動都卜勒式影像系統
  • 測角器    
  • 腦波描記器    
  • 生理迴饋儀    

共4項取證

  • 「阿帕契」超音波系統
  • 「智復寶」電子量角器
  • 「宏智」腦波描記器
  • 「奔騰阿帕契」超音波系統
  • 華碩
  • AI內視鏡病灶偵測系統
  • 心電圖應用軟體    

尚未取證

  • 宏碁智醫
  • 視網膜診斷軟體裝置    
  • 「宏碁智醫」智視康
  • 麗臺
  • 攜帶型心率變異記錄器
  • 自律神經分析儀    
  • 心電圖/心音記錄
  • 血氧飽和測定儀    

共10項取證

  • 「麗臺」偵貼心-心電心音記錄器
  • 「麗臺」穿戴心電圖記錄器
  • 「麗臺」指尖式脈搏血氧儀
  • 明基包含明基三豐 明碁材料 明碁透析等等
  • 產科台及其附件    
  • 電動外科手術檯及其附件    
  • 手動式外科手術檯及其附件         
  • 外科手術燈    
  • 光纖維牙科用光
  • 醫學圖像紀錄傳輸系統         
  • 一般外科、整形外科及皮膚科用雷射儀     親水性創傷覆蓋材(滅菌)      
  • 軟式隱形眼鏡         
  • 水性創傷與燒傷覆蓋材(滅菌)  
  • 血管夾    
  • 非動力式負壓傷口治療裝置(NPWT)   

超過100項取證

  • 「安適康」疤痕護理矽膠貼片
  • 「明基三豐」牙科用手術燈
  • 佳士達
  • CAD/CAM光學取模系統       
  • 超音波脈動都卜勒式影像系統
  • 超音波回音影像系統    
  • 診斷用超音波轉換器    

約9項取證

  • 「佳世達」超音波系統
  • 「明基」CAD/CAM光學取模系統
  • 台達電,子公司達爾
  • 眼科用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
  • 全自動核酸分析系統    
  • 核酸萃取試劑         
  • 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試劑
  • 自動體外除顫器    

共6項取證

  • 「台達電」診斷用X光機高壓產生器
  • 「優而易」血糖監測系統
  • 「泰瑞聲」超音波影像系統
  • 「達基」全自動核酸檢測系統,通過衛福部專案製造(防疫專案製造核准文號1096819804)

 

 

    很顯然,高風險醫療器材之製造廠其佈局還是未有成形之趨勢,但可以注意到對於開發人工智慧醫療器材軟體的著墨都有廠商在進行或是取證中。然而我們可以明白高風險之醫療器材產業其進入門檻相對於其他產品其法規科學證據要求比較高,所以台灣要發展高階醫療器材對於法規科學人才之培養還有一段時間才能補上產業之缺口。

從2010年美國FDA提出了醫療器材法規科學“Regulatory Science”的概念。所謂法規科學是“用開發的新工具、標準和方法來評估受FDA監管產品的安全、有效、品質和性能的科學” (Regulatory Science is the science of developing new tools, standards, and approaches to assess the safety, efficacy,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all FDA-regulated products.) 與傳統科學研究的區別是,醫材法規科學源於科學監管的使命和需求,是服務於科學監管的科學研究和活動。它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發評估安全性、有效性的新方法和新技術;分析研究產品失效的原因;有效監管產品上市後的普適性方法。通過體外和(或)短期體內試驗,來評估醫療器材的長期生物相容性和有效性。

「法規科學」通常是指政府制定用來「把關」的科學技術規範,以保護國民生命健康;法規科學雖然是科學,但有規範的型態和拘束性,法規對於社會經濟貿易效應也是不容忽略。

因此法規科學的發展愈來愈複雜,形成新的跨領域專業典範,大學一般都不教法規科學的課,最多僅介紹目前所公告的法規內容來當作教材。但是當我們處於新興科技生醫領域的時代,這樣的大學教育策略,使得科學理性的風險溝通愈趨困難造成產業與監管單位的觀念不一致,頗值得深刻檢討。故回到2021年在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會議上所作的結論為建置疫苗及新興醫藥CDMO的決勝點在4S:科學(Science)、速度(Speed)、範圍(Scope)和規模(Scale);我們認為目前速度(Speed)在台灣的現有環境上是有其加強之必要,畢竟醫療器材是一個有法規門檻的產業。

 

筆者介紹

翁振勛 博士
現職
國立成功大學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助理研究員暨行政組組長
TFDA 法規諮詢種子人員
成大醫院IRB委員
學歷
成大 工程科學系 碩/博士
台大 土木工程系 學士
經歷
成大 工程科學系 博士後研究員
成大 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 助理研究員暨產學組組長
 

看完文章覺得不錯,請幫我們文章至頂右上角按讚喔

更歡迎您加入我們台灣生技產業促進協會或申請電子報獲最新資訊

台灣生技產業促進協會